之可神经调控的步态动作捕捉分析系统
访问原始和处理过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数据,包括关节力矩和力。 创建用户定义的公式和 变量。
自动地定位标记点;
自动地确定韧带插入点。
使用特定于主题的骨骼文件和几何图形扩充标准运动学数据。
五、步态与上肢分析(Gait with Upper Extremity Analysis)
怎么分析步态
足角:足的长轴和中心线之间的夹角,正常大约为15度(外旋肌力>内旋肌力)
步频: 正常为每分钟95--125步
关节活动:当摆动腿向前迈时,骨盆向前迈对侧发生一定旋转,一般5度以内。髋、膝、踝关节也会有相应的活动范围,这个范围见下图。如果摸个关节的活动度不够临近的关节就会初见代偿现象。
4
伸髋肌群无力。表现:行走时躯干用力后仰,重力线通过髋关节后方以维持被动伸髋并控制躯干的惯性向前,形成伸胸突肚的姿态。这样的主要是臀大肌的肌力不足。
5
髋外展肌群无力,不能维持髋的侧向稳定
表现:上身向患侧弯曲,重力线通过髋关节的外侧,依靠内收肌来保持侧方稳定。如果双侧臀中肌均无力,步行时上身左右摆动,形如鸭子走,又称鸭步。很容易造成髂胫束综合征,引起膝外侧的疼痛。步态的摇摆不定会加大运动损伤。骨盆的不稳定,下肢力线不佳,会增加膝关节和踝关节的损伤,同时也会与脊柱侧弯有关联。主要是臀中肌无力。
6
伸膝肌无力
表现:患腿在支撑期不能保守伸膝的稳定;上身前倾,重力线通过膝关节的前方,使膝被动伸直;如果同时合并伸髋肌无力,患者则需俯身向前,用手按压大腿使膝伸直。主要是股四头肌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