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地定位标记点;
自动地定义坐标系和关节中心;
使用特定于主题的骨骼文件和几何图形扩充标准运动学数据。
● 将 AMTI 的仪器步行器和手杖纳入步态分析。 ●使用简单的下拉菜单输出包括上肢关节力矩和力在内的所有运动学数据。 ●将传感器力和力矩与手的局部坐标系注册并对齐。 ●使用测力板冲击或脚踏开关触发数据采集,免提采集。 ●按体重、身高、步态周期百分比和步幅对数据进行标准化。 ●自动集成平均输出数据。 显示标准偏差和/或散点图。 ●创建用户参数化数据库,用于主题数据的比较分析。
更多于临床,生物力学,神经控制和涉及复杂运动分析的体育yao物等应用,请咨询产品顾问:
我公司另外同一站式细胞组织材料生物力学和生物打印等生物医学工程科研服务-10年经验支持
步宽:两侧足中间线之间的距离,正常大约为5--10cm
步长:一侧足跟迈步后到对侧足跟的距离,正常大约为50--80cm
足角:足的长轴和中心线之间的夹角,正常大约为15度(外旋肌力>内旋肌力)
步频: 正常为每分钟95--125步
重心移动: 骨盆移动可以被认为是重心的移动。正常在步行时身体重心的位置在骨盆的正中线上,从下方起男性约为身高的55%,女性约为50%的高度。行走时身体重心随着骨盆的前移而上下移动约5cm,侧方移动约5cm.
3
关节活动:当摆动腿向前迈时,骨盆向前迈对侧发生一定旋转,一般5度以内。髋、膝、踝关节也会有相应的活动范围,这个范围见下图。如果摸个关节的活动度不够临近的关节就会初见代偿现象。
4
表现:上身向患侧弯曲,重力线通过髋关节的外侧,依靠内收肌来保持侧方稳定。如果双侧臀中肌均无力,步行时上身左右摆动,形如鸭子走,又称鸭步。很容易造成髂胫束综合征,引起膝外侧的疼痛。步态的摇摆不定会加大运动损伤。骨盆的不稳定,下肢力线不佳,会增加膝关节和踝关节的损伤,同时也会与脊柱侧弯有关联。主要是臀中肌无力。
6
伸膝肌无力